倾听: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和他的11个好故事
黄文军的作品通常是一个奇思妙想大集合,色泽绚丽、轻松自由。他虽然是一位高校教师,但却保留着些许调皮幽默的大男孩的表情,与孩子们还未受到教育规训时天真烂漫的意识同频同调,有着天然受人喜欢的亲和气质。
叙事作品的要素无非两个:好故事以及会讲故事的人。黄文军就是一个有着很多好故事的、会讲故事的人。在视觉叙事泛滥膨胀的时代,纯粹用文字语言来织就的艺术形式正在渐行渐远,他却写了一本《慢慢说书人》,让一个叫作“慢慢”的人,给我们罗列了11种匪夷所思的职业以及他们不可言说的秘密、情绪与人生感悟。
《慢慢说书人》,黄文军 著,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5年出版
在瓦尔特·本雅明眼里,“讲故事的人”(the story teller)往往是两种人:固守本土传统、熟稔地方性知识和掌故的人,以及游历广泛、见多识广、能带回来远方信息的人。黄文军笔下的“慢慢”,正同时兼具了这两种特质,所以书中既有遥远的“天上的他们”,也有切近的“地上的我们”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有手艺的人。慢慢驾驭语言的手艺很高超。他的故事是“说”给你听的,不是“写”给你看的,所以时常如民间歌谣般一唱三叹,正适合语言积累期的孩子朗读:“流星谷的南边,长着一种闻上去很香的蛋糕果,全家人都爱吃——烤着吃呢,有苹果的味道;煮着吃呢,有香蕉的味道;放在井水里冰着吃呢,则有西瓜的味道。”他一贯在个人独特的具身经验下,忠实地观察和摹写着现实的世界,暗夜的星空在他的眼中黑得五彩斑斓,星星闪烁着“荔枝色、柠檬色、柑橘色、雪花色、蓝莓色”的绚烂光芒。他灵巧娴熟地挪移着词汇的能指和所指,让人类的意识抵达先前尚未涉足的边界,当孩子们读到《猎云人》中稀奇古怪的“古人云”“诗心云”“壮志凌云”“万里无云”时,既是对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词汇的温故,又会对往后不同阶段的人生百味,留下最初的畅想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。在米兰·昆德拉的《慢》里提到,“慢的乐趣正在消失”,现代人被绩效裹挟着不由自主崇拜“速度”、忙忙碌碌却又毫无头绪,慢慢却清醒地明白:“有时候,慢本身,就是一种很好很好的工作。”他耐心地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上行进,接受各种各样的相遇与别离,专注地凝视时间的“流逝”,所有人间的失去与哀愁,在他身上沉淀为一种带有古典浪漫的悠然。要是你直视他的眼睛,就像我们第一次遇见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一样,孩子会找到自己的伙伴,大人会忆及自己的童年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能创造世界的人。收纳各种童年玩具的无名小镇、漆黑的栖息暗影的暗夜、包容秘密与变化的老槐树根……慢慢讲出了它们的故事,于是世上才有了这些神奇的国度,并按着慢慢设定的奇特法则,运行在童话世界的银河里。当读者进入其间,会自觉地放弃理性的抗拒和怀疑,对它的荒诞产生认同,对它的隽永产生共鸣,与主人公们一起漫无目的地踏上旅途,并在某一个瞬间感应到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黄文军当面跟孩子们聊起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时,他常用的方法之一是“连词成句”。挑选上天入地毫无关联的一组词汇,请孩子们脑洞大开,把它们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连接起来。这个举动仿佛也有着象征的意味:带领他的读者们一起在词语与词语巨大的空隙间随性跳跃,任意组合,探索无可穷尽的外部世界和人类心灵。
叙事作品的要素无非两个:好故事以及会讲故事的人。黄文军就是一个有着很多好故事的、会讲故事的人。在视觉叙事泛滥膨胀的时代,纯粹用文字语言来织就的艺术形式正在渐行渐远,他却写了一本《慢慢说书人》,让一个叫作“慢慢”的人,给我们罗列了11种匪夷所思的职业以及他们不可言说的秘密、情绪与人生感悟。
《慢慢说书人》,黄文军 著,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5年出版
在瓦尔特·本雅明眼里,“讲故事的人”(the story teller)往往是两种人:固守本土传统、熟稔地方性知识和掌故的人,以及游历广泛、见多识广、能带回来远方信息的人。黄文军笔下的“慢慢”,正同时兼具了这两种特质,所以书中既有遥远的“天上的他们”,也有切近的“地上的我们”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有手艺的人。慢慢驾驭语言的手艺很高超。他的故事是“说”给你听的,不是“写”给你看的,所以时常如民间歌谣般一唱三叹,正适合语言积累期的孩子朗读:“流星谷的南边,长着一种闻上去很香的蛋糕果,全家人都爱吃——烤着吃呢,有苹果的味道;煮着吃呢,有香蕉的味道;放在井水里冰着吃呢,则有西瓜的味道。”他一贯在个人独特的具身经验下,忠实地观察和摹写着现实的世界,暗夜的星空在他的眼中黑得五彩斑斓,星星闪烁着“荔枝色、柠檬色、柑橘色、雪花色、蓝莓色”的绚烂光芒。他灵巧娴熟地挪移着词汇的能指和所指,让人类的意识抵达先前尚未涉足的边界,当孩子们读到《猎云人》中稀奇古怪的“古人云”“诗心云”“壮志凌云”“万里无云”时,既是对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词汇的温故,又会对往后不同阶段的人生百味,留下最初的畅想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。在米兰·昆德拉的《慢》里提到,“慢的乐趣正在消失”,现代人被绩效裹挟着不由自主崇拜“速度”、忙忙碌碌却又毫无头绪,慢慢却清醒地明白:“有时候,慢本身,就是一种很好很好的工作。”他耐心地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上行进,接受各种各样的相遇与别离,专注地凝视时间的“流逝”,所有人间的失去与哀愁,在他身上沉淀为一种带有古典浪漫的悠然。要是你直视他的眼睛,就像我们第一次遇见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一样,孩子会找到自己的伙伴,大人会忆及自己的童年。
会讲故事的人是能创造世界的人。收纳各种童年玩具的无名小镇、漆黑的栖息暗影的暗夜、包容秘密与变化的老槐树根……慢慢讲出了它们的故事,于是世上才有了这些神奇的国度,并按着慢慢设定的奇特法则,运行在童话世界的银河里。当读者进入其间,会自觉地放弃理性的抗拒和怀疑,对它的荒诞产生认同,对它的隽永产生共鸣,与主人公们一起漫无目的地踏上旅途,并在某一个瞬间感应到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黄文军当面跟孩子们聊起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时,他常用的方法之一是“连词成句”。挑选上天入地毫无关联的一组词汇,请孩子们脑洞大开,把它们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连接起来。这个举动仿佛也有着象征的意味:带领他的读者们一起在词语与词语巨大的空隙间随性跳跃,任意组合,探索无可穷尽的外部世界和人类心灵。